即便臉書廣告多且言論審查等等讓人詬病,不可諱言,臉書是我看世界、接收訊息以及保持與外界聯繫最重要的媒介,到了沙漠,更成了生活紀錄與情緒出口的空間.
  剛跟貝桑走入婚姻,被磨得很慘,臉書不時上演鄉土劇戲碼,很早就有人好心地提醒我,臉書不要寫「負面」的東西,會嚇跑客人,應該多講些我跟貝桑甜蜜恩愛的生活,就像三毛跟荷西一樣.
  自始至終,我都不願去扮演我根本不是的「現代三毛」,寧願更真實地活著,坦然面對現實與婚姻生活裡的種種難處,面對並接受更真實的自己,即便知道扮演「現代三毛」這個幻象有可能為我帶來更大的名聲與實質利益,我都不想把自己套入一個虛假荒謬的模子.
  大概是撒哈拉鄉土劇太精彩了,觸動很多臉友的心,很早就有人跟我說,該把這些家族戲碼出版成書,我不想,沒意願把自己很慘痛的生命歷程搞得跟八卦一樣地滿足他者偷窺慾,更何況我這麼愛樹,沒興趣砍樹去印我在婚姻生活裡的嘔吐物.
  然後我就這樣很艱辛又很真實地面對我的選擇與我的沙漠生活,在臉書以文字抒發並記錄.
  2019年夏季回台灣,因緣際會下,被兩個長期看我臉書的臉友當面說:「我看妳根本跟摩洛哥不熟嘛!臉書只會寫家族瑣事,平時多讀書,不要這樣什麼都不懂,多寫些有營養的,人家才會想找妳帶導覽,妳才會有工作.」
  當下,我覺得很被羞辱,但我想,是我自己造成的,臉書的確太多個人私事了.回摩洛哥後,我痛定思痛,減少家族事的書寫,當然原因之一也是跟貝桑之間慢慢取得較和平的相處模式.
  書寫《我所知的「三毛的撒哈拉」》對我來說,是件大事!
  把我所知的撒哈拉用另種方式呈現出來,去爬梳歷史與文化,也把自己在撒哈拉生活的經驗給寫進去,例如這篇〈近乎需索無度的習性〉,便是以自身在貝桑家族生活的慘痛經驗,呼應三毛的書寫,並給出不太一樣的觀點.
  我很認真也很用心在面對我的生命與選擇,也化做文字,收藏在《我所知的「三毛的撒哈拉」》專案裡,希望能以最真實的展現,說服眾人訂閱!3Q~!